学科级别(二级)
一、学科简介
英语专业始建于1974年,是聊城大学设置最早、办学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2003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三个研究方向: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研究。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本学位点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风严谨,学风扎实,而且研究方向多样化,学术成果显著,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良好赞誉。
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10名,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6名。获得国家社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5项,山东省重大教改项目1项。发表本领域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市厅级社科成果奖5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掌握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发展与研究成果;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能结合实际对涉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有关领域展开研究,并由此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扎实、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
三、研究方向
(一)现代语言学理论及实践
(二)应用语言学
(三)外语教育研究
四、学制及在校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因休学或其它原因在规定学制内未完成学业,可申请延长修学年限,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研究生在校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后,按相关程序注销其学籍。
对于学习和科研成绩特别优秀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五、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相结合,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鼓励研究生入校即进入课题,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帮助研究生制定学习计划,鼓励、监督研究生执行学习计划,指导研究生读书、选题和论文写作;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确保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学分要求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两部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研究生在毕业资格审查前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否则学位论文不予外审,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学位课程至少修满23学分,非学位课程至少修满8学分,培养环节3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报考的学生需要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3门,不计学分。
七、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培养环节中学术活动、专业实践活动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合格获得学分。
学位课程不再申请免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因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申请延期毕业。
八、培养环节
(一)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需完成学院和导师要求的阅读书目。开题前必须阅读指定书目15部,否则不允许参加开题。每月提供1篇读书报告。每篇读书报告至少2000字,主要包括:所读书籍书名、作者、出版社,主要内容以及个人读书思考等。
要求至少参加10次学术讲座,主讲不少于2次的学术讲座,向导师提交《学术讲座学习总结报告》,总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报告应包含学术讲座的题目、讲座人、主要内容、个人学习体会、讲座人现场讲座图片以及个人现场图片等资料。
学术活动由研究生导师考核评定,通过者获得1学分。
(二)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为教学实践。研究生应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32学时,完成1篇不少于3000字的教学实践报告,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本、专科生课程论文、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其中给本科生上课的课内学时数一般不少于16学时。教学实践由接受研究生参与实践的部门、指导教师、导师综合评定,成绩评定合格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三)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具体工作,按《聊城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意见》(聊大校发[2004]135号)文件执行。
(四)科研成果
研究生科研成果,按照《聊城大学关于规范研究生学位外语和科研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见》(聊大校发[2014]114号)文件执行。
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论文开题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须在第三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定稿提交,应有一年以上的写作时间。
(二)论文中期检查
导师组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完成。
(三)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
第六学期4月份,研究生向学校提出毕业及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学院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方可取得参与学位论文外审、答辩的资格。
(四)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论文评阅、答辩工作,具体按照《聊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及相关文件要求进行。
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课
| 160000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考试 |
| |
16000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2 | |||||
16070101 | 日语1(第二外国语) | 48 | 3 | 1 | |||||
16070121 | 日语2(第二外国语) | 48 | 3 | 2 | |||||
16070102 | 法语1(第二外国语) | 48 | 3 | 1 | |||||
16070122 | 法语2(第二外国语) | 48 | 3 | 2 | |||||
基 础 课 | 16070103 | 普通语言学 | 48 | 3 | 1 | ||||
16070123 | 应用语言学 | 48 | 3 | 1 | |||||
专 业 课 | 16070105 | 外语教学理论 | 32 | 2 | 1 | ||||
16070106 | 英汉对比与外语教学 | 32 | 2 | 1 | |||||
16070126 | 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专题研究 | 32 | 2 | 2 | |||||
16070135 | 语言测试 | 32 | 2 | 2 | |||||
非学位课程 | 公 共 选 修 课 | 16000006 |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
16000007 | 创新就业指导 | 32 | 2 | 4 | |||||
专 业 选 修 课 | 16070109 | 语料库语言学 | 32 | 2 | 1 | 考查 | |||
16070110 | 第二语言习得 | 32 | 2 | 2 | |||||
16070111 | 科研方法论与学术论文写作 | 32 | 2 | 2 | |||||
16070133 | 语义学 | 32 | 2 | 1 | |||||
16070113 | 语用学 | 32 | 2 | 2 | |||||
16070134 | 心理语言学 | 32 | 2 | 3 | |||||
16070115 | 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 | 32 | 2 | 2 | |||||
16070116 | 认知语言学 | 32 | 2 | 2 | |||||
16070117 | 跨文化交际 | 32 | 2 | 2 | |||||
16070125 | 话语分析 | 32 | 2 | 3 | |||||
培养环节 | S16070101 | 学术活动 | 学术报告(听10次) | 16 | 1 | 1-5 | 考查 | ||
学术讲座(做2次) | |||||||||
S16070102 | 中期筛选 |
|
| 1 | 4 | ||||
S16070103 | 实践活动 | 教学实践 | 32 | 1 | 3-6 | ||||
|
|
| |||||||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补修课程 | 16070119 | 高级英语 | 64 | 0 | 1 | 随本科考试 | |||
16070120 | 高级英语写作 | 36 | 0 | 1 | |||||
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生文献阅读目录和期刊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 |
1 |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或《普通语言学教程》 | DeSaussure,F.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必读 |
2 |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语语法大全) | Quirk,etal.,Longman.LMT | 必读 |
3 | The Study of Language(语言研究)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必读 |
4 |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必读 |
5 | Typology and Universals(语言类型学与普通语法特证) | Croft.W.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必读 |
6 |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入门) | Ungerer,F.etal | 必读 |
7 |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语言学简史) | Robins,R.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必读 |
8 | 《语法哲学》 | Jespersen,Otto,何勇等译,商务印书馆 | 必读 |
9 |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 Humboldt,Wilhelmvon,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 | 必读 |
10 | 《历史语言学》 | 徐通鏘,商务印书馆 | 必读 |
11 | 《现代汉语》 |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必读 |
12 | 《对比语言学》 | 许余龙,上外出版社 | 必读 |
13 | 《英汉对比研究》 | 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 | 必读 |
14 |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 | Cook,V.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必读 |
15 |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Ellis. R.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必读 |
16 | Applied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System | 期刊 |
17 | Language Learning ; Language Teaching | TESOL Quarterly; SSLA | 期刊 |
18 | 《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 | 《当代语言学》,中科院语言研究所主办。 | 期刊 |
19 | 《外国语》《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 | 《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 | 期刊 |
20 |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乐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 | 期刊 |
21 | 《外国语文》,四川外院主办。 《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主办 | 《外语研究》,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主办 《中国外语》,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 | 期刊 |
22 | The Articulate Mammal: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4th ed) | Aitchison, J.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23 | 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 Alderson, J. C. et al.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24 |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 | Brown, H. D. Ea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Regents. | 选读 |
25 | Discourse Analysis | Brown, G. et al.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26 | Psychology of Language. (3rd ed) | Carroll, D. W.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27 |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 Chomsky, N. Foris: Dordrect | 选读 |
28 | Minimalist Program | Chomsky, N. Cambridge: MIT Press. | 选读 |
29 |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 Cohen, A.D. 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0 |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Cook, V. 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1 |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 Cook, V. 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2 |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2nd ed.) | Cook, V. 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3 |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 Cuningsworth, Alan. 1989.Materials. Heinemann. | 选读 |
34 | From Old English to Standard English (2nd ed.) | Freeborn, D. 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5 |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 Gee, J. P. 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6 | Cohesion in English |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1976. Longman Group Limited. | 选读 |
37 |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Halliday, M.A.K. 200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8 |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the 3rd Edition) | Halliday, M.A.K. 200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39 | Grammaticalization (2nd ed) | Hopper, Paul J. &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北京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40 | Sociolinguistics | Hudson, R.A. 200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41 | The discourse reader 2nd ed | Jaworski, A. & Coupland, N. (eds.) 2006.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 选读 |
42 |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 Kennedy, G. 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43 |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Krashen, S. 1982. Oxford: Pergamon. | 选读 |
44 |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 Larson-Freeman, D.M. Long. 199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45 | Semantics | Leech, G. 1974.Penguin Books. | 选读 |
46 | Pragmatics | Levinson, S. D. 198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选读 |
47 |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 Lyons, Joh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 选读 |
48 |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 McDonough, J. et al. 200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49 | Pragmatics | Peccei, J. S. 200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选读 |
50 | Transformational Syntax | Radford, A. 198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选读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