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公众号

您目前的位置: 乐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天地» 学生风采» 乐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赴西藏自治区开展“崩如语”调研活动

乐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赴西藏自治区开展“崩如语”调研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多样性确保了文化的多样性。纵观人类历史,随着一门语言的消失,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将被人们遗忘。这不仅关乎一个民族的存亡,更关乎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因此,为保护语言的多样性,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暑假期间,在教育部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的号召与部署下,乐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汉语国际教育系系主任刘宾老师带领暑期社会实践西藏调研服务队赴西藏山南地区开展“崩如语”调研活动。

 

  崩如语是我国珞巴族中自称为ləʔ31wai31的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崩如”(pɤn31ru55)是崩尼珞巴人对说该语言的人的称呼。苏龙珞巴人则把他们称为bu33zuai55bi33。作为珞巴族的一支,崩如部落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隆子县南部的比夏一代,主要有结列、巴洛、夏德、利、利拉齐,嘎朗洛等村庄。相传在族源上,崩如和崩尼、苏龙之间的关系最为亲近。他们都以太阳作为自己的图腾,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始祖达尼和太阳母亲所生。至今,三个部族中的绝大多数珞巴人都以“达”为姓。在社会文化习俗方面,三个部族之间也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例如:饮食上,三个部落历史上都以一种称为“达谢”的树磨制出的粉末为主要食物;服饰上,男女均用整块布裹体,男性另有遮羞布且男女均喜佩戴各种饰物;思想上,都认为人死后应该下“地狱”,而只有坏人死后才会进入生活不好的“天堂”;丧葬上,盛行仪式极为复杂的土葬方式,都崇尚自然物“鬼”,都有念经送鬼的风俗等等。

 

  在刘宾老师的带领下,调研团队于2021年7月抵达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与当地负责人联系,并顺利找到了藏语发音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民宗局的阿岗老师。阿岗老师的个人经历十分丰富,他本是苏龙人,历史上,苏龙人是崩如人和崩尼人的奴隶,许多苏龙人自小就以佣人或奴隶的身份常年生活在崩如人的家中并学会了崩如语言。对于崩如语,海内外学者此前都有所接触。但限于条件,学界一直没能对这种语言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致使其作为一个独立语种的地位至今不为世人所了解。1983年,欧阳觉亚先生在调查崩尼语和苏龙语时曾向被调查人阿岗先生初步了解过这一语言的情况。1993年台湾学者孙天心也在赴西藏调查时接触过该语言,当时的被调查人也是阿岗老师。在近一个月的调研活动中,阿岗老师积极配合交流,顺利完成了汉藏词语对比、句子对比以及录音、录像等工作。此次调研记录了崩如语言的词、句子、歌曲、故事以及阿岗老师用崩如语讲述的个人经历。

  最后,阿岗老师把这些语言都翻译成了普通话,使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语言。同时在录制过程中,阿岗老师还向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关珞巴族生活习俗的故事,让我们对这一民族,对崩如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阿岗老师曾在北京民族文化馆担任珞巴族的讲解员,也曾在西藏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后来任职山南民宗局科长,他很清楚一种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很感激我们调研队来记录这一濒危语言,感谢并祝愿国家的语宝工作顺利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