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群经之《易经》;尧舜禹汤之《尚书》;天籁一方之《诗经》;天地四时之《周礼》,中国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典籍英译也风行一时。为指导师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中国典籍英译的特点与技巧,11月4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潘文国教授关于“中国典籍英译的总体思考”进行线上线下讲座,乐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张子宪老师、郑顺姬老师等与全体翻译硕士研究生在A404共同聆听讲座。
潘教授以漫谈形式围绕三个内容进行阐释:译什么?怎么译?怎么译得好?这三个问题在教授的书中皆有涉取。教授说到,前两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若有机会找一本书进行翻译,大家会译什么?教授提出三个建议:一,如果在国外,询问书店柜台所推荐的读物,再换第二家第三家,最后进行比较选择。二,找朋友推荐,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先生并不懂外语,却翻译了多部著作,就是因为与懂外语的友人进行了合作。三,找该国的国家史,从国家史中查看出著作。潘教授接着讲到,其实我们很被动,不论自己选,朋友介绍,还是找名著,每一部作品都不一样,自己走这条路就很被动,只不过被动程度有所不同。教授接着提问,什么样的中华文化中最值得翻译?英译最多的还是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诗歌,甚至有些翻译评论也受到了文学观念的影响,无形之中还是被人牵着鼻子走。1901年,英国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问世,中国才有了文学史。但大家对此有争议,有说日本是第一个写中国文学史的,也有说俄国是第一个写的,但潘教授认为翟理斯是套用中国纳入的西方文学第一人,不仅有中国的诗歌,还有中国的小说戏曲。经过外国观念的洗涤,20世纪,中国的文学观念都纳入西方文学。60年以后,许多华裔开始用西方哲学眼光看中国的文学。20世纪以来,中国的典籍翻译只有两条路子,文学路子,哲学路子。那么问题来了,中华民族振兴了,强大了,大家又会译什么?总归是要把最好的、最特色的东西介绍到国外。教授不禁提问,中国有文学,外国也有文学,但是文学是中国最有特色的内容吗?可能是,可能不是。孔子是哲学吗?按照西方哲学观,哲学首先是本体论,有了“being”才有了认识,有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才有了哲学体系。那么中国的哲学体系是什么?本体论是什么?认识论是什么?方法论又是什么?教授的提问引人深思,也让同学们对问题意识、问题思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日后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西方人说中国的文学就是哲学,只不过是哲学的萌芽,对此潘教授谈到,问题在于看待问题的方式本身有问题。译什么很简单,就是把中国最好的介绍出去,问题是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走向世界的?核心又在哪里?值得我们反思。教授曾在书中写到,重新认识中国文化有三原:原构,中国文化原来的结构;原流,中国文化如何发展;原点,中国文化本原的内容,而不是受到西方影响的中国文化,精血去掉中国文化就垮掉了。至于怎么译?教授解释说,翻译者也好,培养学生也好,从事典籍翻译需要能力:中文的理解和表达;英文的理解和表达;中文转换为英语的能力。要翻译典籍,典籍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还是要回到原点。在最后的问答互动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们踊跃提问,潘教授旁征博引地从研究方向、学习方法等方面解答了所提问题,现场氛围轻松幽默。
潘教授作为译界、汉语届、外语界泰斗,多年来笔耕不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学习书籍和参考文献,此次讲座更是一场学术盛宴。潘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同学们对中国典籍外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引发了师生们对中国文化外译的思考,促进了文学-哲学思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发展,师生们受益良多。
(通讯员丨韩芳 审核 肖健壮)
潘文国教授简介:
潘文国,男,1944 年 9 月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科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潘文国先生是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中英双语专家,在汉英对比研究、汉语字本位理论、汉语等韵理论、汉语构词法史、中外命名艺术、西方翻译理论、哲学语言学、对外汉语学等方面均具重要影响。他的研究以“博通古今”“兼赅中外”为特色,在学界独树一帜。已出版专著9部、译著5部、编著10余部,发表论文170余篇。2013年,潘文国受中国翻译协会表彰为“资深翻译家”。